“ 龙杂志”微信公众号2024-07-30 12:38
作为世界名校,哈佛大学每天都有大批的游客前来参观。其中,铜塑哈佛先生坐像是必打卡的景点之一,其伸出的左脚已被游客摩挲得锃亮。离哈佛先生坐像不远,有一座已矗立了近百年之久但又不太引人注意的纪念碑。哈佛人称之为“哈佛大学百年纪念碑”(Harvard Tercentenary Stele),但它还有个别称——“中国龙碑”。很显然,这座纪念碑与中国有很深的渊源。
细看这座“中国龙碑”,由碑首、碑身和碑座三部分组成,应该唤作“螭首赑屃座汉白玉石碑”。先看碑首,雕有四条相互缠绕的螭龙,在碑额正上方托起一枚宝珠。相传“螭”是龙的九子之一,常被人误认为龙,两者的差别主要在于,“螭”没有龙角。再看碑座,雕成赑屃的形状。赑屃(亦名“龟趺”)是传说中的灵兽,力大能负重,也是龙的九子之一。碑身则是质地细密的汉白玉石。
这座汉白玉石碑最早是在1810年,由清朝的嘉庆皇帝赏赐给时任两江总督的松筠(1752-1835年,字湘浦,蒙古正蓝旗人),被放在两江总督府内。当时,碑文颂扬了松筠对朝廷的功绩。松筠其人,经历了乾隆、嘉庆和道光三朝。历任军机章京、内阁学士兼副都统、户部侍郎、驻藏大臣、陕甘总督、伊犁将军、武英殿大学士等职。乾隆时曾以办事大臣衔办理中俄贸易,升至军机大臣。后又奉命处理中英贸易事宜。
松筠
清朝灭亡后,这座“螭首赑屃座汉白玉石碑”几经辗转。后来,在哈佛上海校友俱乐部主席施祖贤(上海银行家,哈佛大学1918届校友)与哈佛南京校友俱乐部主席刘瑞恒(1915年获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哈佛医学院的首位中国毕业生,以及中国现代公共卫生体系的开拓者)的提议下,经一千多位中国校友的捐助,哈佛大学中国校友会购得此碑,抹去了旧的碑文,并重新刻文,于1936年秋将石碑运抵哈佛园,由施祖贤与刘瑞恒在哈佛大学三百周年校庆典礼上代表中国校友正式赠与哈佛大学。
当时,在“中国龙碑”的落成仪式上,哈佛大学还邀请社会学家吴文藻代表燕京大学致辞。胡适(1936年获得了哈佛大学颁发的荣誉博士学位)作为北京大学的代表也参加了落成仪式,并以楷书题写了碑文。特将碑文全文抄录如下:
文化为国家之命脉。国家之所以兴也系于文化,而文化之所以盛也实系于学。深识远见之士,知立国之本必亟以兴学为先。创始也艰,自是光大而扩充之,而其文化之宏,往往收效于数百年间而勿替。是说也,征之于美国哈佛大学滋益信之矣!
哈佛·约翰先生于三百年前,由英之美讲学于波士顿市,嗣在剑桥建设大学,即以哈佛名之。规制崇阂,学科美备,因而人才辈出,为世界有名之学府,与美国之国运争荣。哈佛先生之深识远见,其有造于国家之文化大矣。
我国为东方文化古国,然世运推移,日新月异。志学之士复负笈海外,以求深造。近三十年来,就学于哈佛,学成归国服务于国家社会者,先后几达千人,可云极盛。今届母校成立三百年纪念之期,同人等感念沾溉启迪之功,不能无所表献。自兹以往,当见两国文化愈益沟通,必更光大扩充之,使国家之兴盛得随学问之进境以增隆,斯则同人等之所馨香以祝而永永纪念不忘者尔!
公历一九三六年九月哈佛中国留学生全体同学敬立
近百年来,这座“中国龙碑”一直矗立在哈佛大学的怀德纳图书馆(Widener Library)与博伊尔斯顿堂(Boylston Hall)之间。怀德纳图书馆是哈佛大学图书馆体系中最大的图书馆。其藏书主要为人文社会科学类书籍。怀德纳图书馆建于1913-1914年,是由费城的埃莉诺·埃尔金斯·怀德纳(Eleanor Elkins Widener)捐建的,以纪念她的儿子哈里·埃尔金斯·怀德纳(Harry Elkins Widener,哈佛大学1907届校友)。哈里与其父不幸于泰坦尼克号沉没时一同罹难。哈里是一位热衷阅读且知识渊博的藏书爱好者,他曾要求其母亲在适当的情况下将其藏书移交给哈佛大学。馆内书库有10层楼,书架连在一起,长度可达约105公里。怀德纳图书馆的入口对着哈佛园中央的四方庭院。这座图书馆的中央圆形大厅里设立了怀德纳纪念室,保存了哈里的3300卷藏书,其中包括莎士比亚作品的第一版对开本,以及1944年由怀德纳家族捐赠的《古腾堡圣经》 (Gutenberg Bible)。
编辑:赵满同
暂无评论